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海阳大秧歌)

admin 会议暖场 2023-01-09 05:10 88

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海阳大秧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365暖场活动网(http://www.bkl365.cn),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扭秧歌为啥为啥要穿那么漂亮

在我国的传统民间游艺中,扭秧歌可以说是最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活动了。那么扭秧歌这项活动是不是在古代就有了呢?它又有着哪些传说和风俗呢?

秧歌的由来: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高跷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在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i'yang'ge

风格特色

1.秧歌的表演形式:

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扭秧歌,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2.秧歌的构成:

汉族民间主要流传着唱秧歌、扭秧歌、戏曲秧歌、戏剧秧歌四种型式。

3.秧歌的种类:

东北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华北秧歌 关于华北秧歌,李炳卫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记北京"鞅哥会":"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戏,并踩高跷,超出人群之上。 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头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渔翁、卖膏药、渔婆、俊锣、丑鼓。以上十部,因锣鼓作对,共为十二单个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极尽贡献艺术之天职。

陕西秧歌 陕北伞头秧歌地区把灯节活动称作"闹秧歌",各村的秧歌队在一名持伞的"伞头"带领下,和着锣鼓声的节拍起舞,跑"大场"(群舞)、演"小场"(双人、三人舞),并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贺新春,祈丰年。 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因地制宜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灯节期间,当地还要设置名为"九曲黄河灯"(俗称"转九曲")的灯阵。

秧歌的种类还有许多,例如:湖北秧歌,西北秧歌,河南秧歌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秧歌还曾获得过许多荣誉,例如:

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课程。

1994年9月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秧歌)舞蹈节",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豪放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数十个国内外强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大赛最高奖--金玫瑰奖。

1994年12月又荣获了全国"群星奖"银奖。并奉调加了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幕式的演出,受到赵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领导的新切接见和赞扬。

1995年10月,在'95金华中国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展演中,荣获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1996年12月在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96、97年连续二年参加了山东省春节联欢晚会的拍摄演出。

1997年海阳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县秧歌剧团和朔州市大秧歌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08年8月,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暖场演出。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

秧歌是中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有红蓝黄绿。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哪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她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

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这是有关海阳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

海阳秧歌的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得以逐步发展、日趋成熟,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断地吸收各种外来艺术的精华,如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另外,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汲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特点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老百姓总结了它的六大特点:一是舞队庞大,歌舞单逗。二是结构严谨,礼仪深重。三是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是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是走阵多变,布阵巧妙。六是鼓乐清纯,快慢适度。根据这些特点,海阳秧歌形成了形式、内容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它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精粹,也是百姓过大年时一道丰盛的"大菜"。海阳秧歌在胶东这片热土上,红红火火,蓬勃发展起来。

组成

海阳秧歌的队伍主要有"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

乐大夫是舞队的指挥,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关于其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是一看场佬,反穿皮袄是为御寒,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是一过路大夫,手执马甩是为了消病去邪。

花鼓一般由十六至二十四名男青年组成,武生扮相,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随节奏相应地做动作。小嫚作乡间姑娘扮相,原与花鼓结对表演,后逐渐脱离花鼓而独立表演。

近年来,海阳大秧歌在艺术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及民间老艺术人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地得到了继承、发展、改革和繁荣,在一系列的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94年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秧歌)舞蹈节",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豪放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数十个国内外强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大赛最高奖--金玫瑰奖。同年12月又荣获了全国"群星奖"银奖。12月份又奉调加了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幕式的演出,受到赵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领导的新切接见和赞扬。1996年12月在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96、97年连续二年参加了山东省春节联欢晚会的拍摄演出。

取得成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课程。

1994年9月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秧歌)舞蹈节",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豪放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数十个国内外强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大赛最高奖--金玫瑰奖。

1994年12月又荣获了全国"群星奖"银奖。并奉调加了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幕式的演出,受到赵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领导的新切接见和赞扬。

1995年10月,在'95金华中国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展演中,荣获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1996年12月在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96、97年连续二年参加了山东省春节联欢晚会的拍摄演出。

1997年海阳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暖场演出。

近年来海阳大秧歌还受邀参加烟台毓璜顶庙会、青岛啤酒节等大型活动,收到群众的好评。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海阳秧歌的发展传承

随着社会发展,海阳秧歌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变化,然而,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没有变,人们素以看秧歌、演秧歌为生活中一大乐事。正月间,每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墙头、屋顶、树上……处处挤满人群,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人们的喜爱为海阳秧歌的延续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海阳秧歌也因而经久不衰,得以继承和发展。几十年来,海阳大秧歌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赋予了新的活力。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海阳大秧歌在艺术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及民间老艺术人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地得到了继承、发展、改革和繁荣,在一系列的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94年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秧歌)舞蹈节,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豪放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数十个国内外强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大赛最高奖--金玫瑰奖。同年12月又荣获了全国群星奖银奖。12月份又奉调加了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幕式的演出,受到赵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领导的新切接见和赞扬。1996年12月在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96、97年连续二年参加了山东省春节联欢晚会的拍摄演出,1997年海阳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海阳大秧歌是海阳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在现实中,海阳秧歌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海阳大秧歌现已被编列为汉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海阳大秧歌荣获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受观众喜爱节目”奖。

2008年8月,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暖场演出。

2012年,海阳大秧歌参演了亚沙会开幕式。

2008年奥运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欢迎仪式开始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

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

由焰火组成的脚印穿过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北,朝主会场走来,巨大的脚印,在鸟巢上空绽放成飞泻而下的繁星,在地面上汇聚成梦幻般的五环。

空中的飞天从地上拾环而起,簇拥着五环漂浮在夜空中,既美丽又充满神奇。蓝、黄、黑、绿、红五色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六种(加上白的底色)的颜色。

)“鸟巢”大屏幕开始放映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序。

序幕的短片,表现了一幅中国画卷从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过程,预示着文艺表演的整体美学品格。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文房四宝是中国对笔、墨、纸、砚的统称,装裱成轴是中国保护和美化书画、碑帖的一门特殊技艺。

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徐徐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

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岩画是中国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孔子《论语》中的名句,正由他的三千子弟吟诵。

巨大的舞台上,孔子的弟子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而一个个活体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一个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和字出现在人们面前,又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展现在眼前,第三个现代的和字再次出现,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铿锵的京剧锣鼓和悠扬的胡琴共同响起,为每一位观众拉开了戏曲表演的大幕。

这是中国传统的京剧打击乐表演,激扬的鼓声、音乐和手舞红旗的兵俑,将人们的思绪拉向了遥远的过去。中国地域广阔,戏曲历史悠久,方言众多,因此,中国戏曲也衍生出了数百个品种,而京剧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兵俑是兵马俑的一种,陕西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

一幅巨大的地图出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

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当年郑和就是通过这条海上之路下的西洋。

灯光渐渐聚集,两名演员柔声吟唱,古老的昆曲萦绕在人们的耳畔。

《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一一呈现,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在古典舞的陪衬下,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

天籁般的钢琴声响起,有如在沉睡的夜空中投入了一颗繁星,这是由年轻的钢琴家郎朗和一名五岁的小女孩共同演奏的精彩乐章。他们用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古老的画卷在无垠的星光中延展,告诉世人,今天的道路更加美丽宽广;从黑色到白色到彩色,跳跃的颜色,展现出了现代绚丽的风格;1000名演员搭建了一个“鸟巢”,空中飞来一只可爱的风筝。无限的星光,浪漫的旋律,寓意今天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太极的表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拳路,它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灯光亮起,“八卦”呈现,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8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体现了“天圆地方”。古画日月山川图,被孩子们染成了绿色,表达了环保的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太极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

巨大的多环球在从舞台中缓缓升起,在夜空中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演员们走在上面,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我和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由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你》响起,几千名志愿者、几千张孩子的笑脸进入会场,这是北京奥组委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向全球征集而来的。与此同时,2008张焰火笑脸出现在夜空中,这一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再次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海阳大秧歌、北京奥运会暖场秧歌的信息别忘了在365暖场活动网(http://www.bkl365.cn)进行查找喔。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